今天是     欢迎您来到九江三中!   
信息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处室动态 > 教科研处 教科研处
九江三中2011年研究性学习实施方案(附相关表格)
2011年5月24日 | 点击数:13192 | 【】【】【

九江三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方案

(试行)

 

一、综述

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2000131日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计划》课程设置说明中是这样阐述的:研究性学习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要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2003331日,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规定:普通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包括研究性学习课程)作为必修课,三年共计15学分,周课时3节,总授课时数270节。

为确保高中新课程研究性学习课程落实到位,教师指导到位,活动组织到位,过程管理到位,特制定本方案,以规范教师的指导行为和学生的研究活动。

 

二、课程目标

研究性学习强调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应用,注重学习的过程和学生的实践与体验。它的主要目标如下:

    1、对学生:

  1)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和情感。

  2)培养学生自主发现和提出问题,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以及解决问题等多方面的探究能力。

  3)使学生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及成果,发展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技能。

  4)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不断追求的进取精神,不怕吃苦、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以及追求真理的科学道德。

  5)使学生了解科学对于自然、社会与人类的意义与价值,学会关心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学会关注人类与环境和谐发展,形成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6)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对教师:

1)通过对学生的指导,转变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

2)通过与其他教师合作,加强学科的交叉和渗透,拓展学科知识,改善知识结构,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3)动态地观察学生,了解学生,创造轻松的对话环境,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建立新型的平等的师生关系。

4)培养科研能力。

 

三、课程内容与特点

1、课程内容

研究性课程在内容上要注重联系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联系自然界、社会和人自身发展的实际问题,要有效地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紧密结合各地区和学校的实际开展学习、研究。大概分类如下:

1)自然环境类:主要是从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提出的课题,如环境保护、生态建设、能源利用、农作物改良、动物保护、天文研究等方面与人人生活背景相关的课题。

2)社会生活类:主要是从保护人与社会关系的角度提出的课题,如学校规章制度研究、社会关系研究、企业研究、社会管理、社团活动、人群心理、人口研究、城市规划、交通建设、法制建设、政治制度、社会经济发展、宗教研究、贸易与市场研究等与人生活背景相关的课题。

3)历史文化类:主要是从研究历史与人的发展角度提出的课题,如乡土文化研究、民俗文化研究、历史踪迹研究、名人思想与文化研究、校园文化研究、传统道德研究、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研究、东西文化比较研究、民间文学、艺术研究、影视文化研究、时尚研究等与个人生活背景相关的课题。

4)个人发展类:主要是从关注个体成长的角度提出的课题,如学生社团研究、学生群体研究、学生消费研究、学校制度与学生成长、班级制度与文化、流行文化、时尚文化、行为方式研究、同学关系研究等与学生生活直接相关的课题。

5)跨学科综合类:主要是从科学技术与时代发展角度提出的,与中学的学科知识有一定的联系,但主要是需要多学科参与的、有助于了解当代前沿科学的综合学习课题,如遗传与化学、纳米技术、计算机与多媒体技术、基因工程与克隆技术、产权经济、组织行为等与现代生活息息相关的新事物的研究课题。

2、课程特点

1)开放性
  实施主体开放(师生、专家、家长);
  活动时间开放(分散与集中课时双结合);
  活动空间开放(教室、学校功能室、校外厂企、街道、景观等);
  学习内容开放(学科、社会、生活、课题、活动设计……);
  学习手段开放(读书、上网、社会调查、实地考察、讨论等);
  研究方式开放(参观、访问、观察、调查、实验、资料收集);
  成果表达开放(论文、报告、方案、展品……)。
   
2)自主性

研究性学习活动应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体验。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教师的教学应有利于学生自主活动的开展和深化。在学习方式上表现为:学生“自由结合、自主选题、自主探究、自我评价”。
   
3)探索性
  研究性学习从研究范围的确定、研究目标的定位、研究过程的安排、研究方法的采用、研究成果的表现,都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探究”完成。

4)实践性

在学习内容上看,研究性学习强调理论与社会实践、科学和生活体验的联系,因此,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四、课程管理

1、组织管理

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领导小组领导下展开。具体由学校科研处和教务处组织安排和协调,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组织与协调工作,并尝试构建一套较为完善的课程管理体系。

1)教科研处——组织与策划管理

教研室主要负责研究性学习课程方案的组织与策划,组织老师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校本培训,以及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

2)教务处——日常管理

教务处主要负责场地活动设备的组织与协调,各活动场馆的定期开放,为学生创造活动的便利条件。

3)教研组——研究管理

各教研组长负责落实本学科教师对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课题研究工作的具体指导任务。

4)年级组——协调管理

年级组在年级主任的领导下,按计划严格落实课程活动计划要求,协调本年级的班主任及各班级之间的关系。

5)班主任——具体管理

班主任要协助好本班级的学习动员、学习经验交流、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参加与报名组织工作,落实活动的常规教育等。

2、课程安排

1)开设年级   研究性学习课程高一至高二开设,每生每学年至少完成一个小课题研究,三年内必须至少完成3个课题研究,才能获得必修的15学分。

2)课时安排   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法,平均每周3学时,其中学校统一安排1学时,另2学时由学生自己安排课余时间进行。主要用于集体教育、课题设计、资料收集与分析、问题讨论、结果报告等。

3、组织形式

研究性学习基本组织形式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小组合作研究,小组由本班内35人组成,设组长一人。课题组内每个学生都要承担一部分相对独立自主的课题工作,确保真正参与课题研究,做到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各展所长,协作互补。

 

五、研究学习的实施步骤

1、培训教育。特别是对于高一学生,由于很多都是第一次进行研究性学习,学校可通过讲座,课堂教学,网站,板报等多种形式,就如何进行研究性学习进行培训。

2、选择课题。由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在老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自主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鼓励课题形式的多样性,可以是文献研究、观察报告、项目设计、科学实验、社会调查、问题追踪等。

3、制订计划。课题小组确实研究课题后要填写课题实施方案表格,内容包括课题名称、课题背景说明、课题的意义与价值、小组成员及分工、指导老师、研究目的与计划、活动步骤、活动场地与器材申报、预期成果等。

4、搜索资料。根据计划,各成员承担自己的职责,通过图书查询、网络搜索、参观访问、问卷调查、实验记录等多种途径和渠道广泛搜集资料,建议学生做好记录,有条件的可进行录像、录音、下载等。

5、整理总结。对搜集到的各种资料,研究小组一定要进行讨论和分析,各成员都要表达自己对问题的认识与理解,然后对资料做出处理,形成课题成果。课题成果的形式可以是研究报告、小论文、项目设计、实验报告、科技作品等。

6、交流评价。

各班每个课题组把自己的成果以各种方式在班中进行展示,同时学生小组展开互评和指导老师进行评定,并推荐出优秀课题参加校级的优秀成果展示。

 

六、研究性学习的学分评定

研究性学习认定条件为:有符合要求的课题研究方案;有完整的研究过程并有记录;有课时保证;由学生自主选择和自主完成;有课题研究成果。

1、评定依据

认定每个研究性学习课题的学分主要依据五个方面的材料:(1)开题报告;(2)活动过程记录;(3)课题研究过程中所收集的材料、处理过的资料、参考文献目录;(4)总结与体会;课题研究学习成果; (5)三级(自评、组评、师评)合格评估的结论。具备以上五个条件,则给予相应的学分。

2、评定原则

1)参与性

学生只有参与研究性活动才能获得相应的学分,如发现学生并没有参与研究性课题的研究,不能得规定学分。

2)过程性

学生只要参与就能获得相应学分,研究性课题的质量高低不影响学生获得学分。

3)真实性

研究性课题必须是学生自己进行的,不能由家长或教师代替完成,如发现虚假现象,学校将扣除相应学分。

4)规范性

学分的认定由学生互评,指导教师考核,学校教科研处审核组成,并建立公示、抽查或回访制度。

3、重视三个环节

1)开题阶段的评价,主要评价课题形成的问题意识,课题的可行性、合理性。

2)学习探索阶段,主要评价信息的集取与处理,针对学习问题开展的实践活动能力、实验操作能力、探索能力、同伴之间的合作精神和小组的整体精神等。

3)结题阶段,主要评价凝练观点和科学论证的能力、语言的表达和交流的能力、针对问题的反思与总结能力。

4、评定过程

第一  课题展示,学生以班组为单位进行论文展示或答辩,模型展示和介绍,小品表演,主题演讲等。

第二  学生进行组内互评和组间互评。

第三  指导教师考核,并组织、引导学生再一次反思自己的研究历程,综合评价学生的研究活动。其格式应包括以下基本内容:课题名称、课题报告执笔人、指导教师、文章摘要、研究成果、小组成员的小结报告及指导教师意见等。

第四  教务处签章给予学分认定、备案。

 

 

                                     九江三中科研处

                                               2011-5-16

 

九江三中研究性学习参考课题库

 

附录2表格.doc

 

九江三中2011年研究性学习时间安排表

分享到: 更多
网站首页 | 认识三中 | 校园快讯 | 处室动态 | 教育教研 | 德育经纬 | 招考快讯 | 三中党建 | 下载中心 | 校庆专题 | 创文创卫 | 用户登录

版权所有:江西省九江市第三中学 赣ICP备06001545号

地址:九江市十里大道2号 邮编:332000  

电话:0792-8135494

 


赣公网安备 360403020001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