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欢迎您来到九江三中!   
信息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教研 > 课改实践 课改实践
新课程实验取得成效的四个要素
2011年8月18日 | 点击数:16477 | 【】【】【

 新课程实验取得成效的四个要素

九江市第三中学校长   万金陵

  

                          2010年江西省课改现场会,省教育厅副厅长程祥国在九江三中观摩通用技术课

 

 0一一年七月

 

新课程实验取得成效的四个要素

九江市第三中学校长   万金陵

 

【关键词】新课程实验    成效    四个要素

【内容概要】新课程实验要取得成效有四个要素:一、认识到位是新课程实验工作取得成效的关键因素;二、稳步实施是新课程实验工作取得成效的有力保障;三、创新举措是新课程实验工作取得成效的决定力量;四、持久操作是新课程实验取得成效的根本保证。

 

高中新课程实验于2004年启动, 2008年原则上全国普通高中起始年级全部进入新课程实验。我们江西实施新课程实验完成了一轮,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又了许多的收获,也有许多的困惑,更有许多的思考。笔者以为新课程实验要取得成效有四个要素:

一、认识到位是新课程实验工作取得成效的关键因素

综观中外教育改革,无不是把课程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来加以改革和建设。这次高中课程改革,它的核心理念就是全面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高学生各个方面的素养,为其一生的发展奠定必要的基础。这样的功能定位,跳出了长期困扰高中教育的升学与就业双重任务定位的困惑,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把课程的功能聚焦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上,凸显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指导思想和新理念。

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到高中新课程改革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高中新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领域的深刻的变革,是高中阶段教育的内涵扩充:要坚持科学发展,就要坚持课程改革。

高中课程改革是一次机遇,它可以锻炼队伍,更新观念,打牢学生发展的基础,但同时也是一次考验,甚至是一次重新洗牌的严峻挑战,我们必须以高中课程改革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的决心,严肃对待,认真思考,统筹谋划,及早启动。

我们的校长、我们的管理干部如果能够从这样的高度认识新课程实验,才会大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克服各种畏难情绪,把组织实施新课程实验作为学校科学发展的大事,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切实加强领导;广大的教职工只有从这样的高度认识问题,才会消除“与己无关”的消极情绪,积极投身到新课程实验中来,积极提高实施新课程实验的水平。

三年来,笔者所在的学校九江市第三中学作为省新课程实验样本校,以求真务实的态度扎实推进新课程改革,坚持课改、考改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工作中力求把握新课程精髓,探索具有三中特色的课改之路。经过三年的学习、探索、实践,新课改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有力地促进了学校科学快速发展。

二、稳步实施是新课程实验工作取得成效的有力保障

思想认识到位了,就有了工作的精神和劲头。有步骤有秩序的实施,就有了实验取得成效的保障。

实施之前,应该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如思想上的准备、师资上的准备、科研上的准备以及硬件上的准备等。思想上采取各种办法甚至将新课程实验工作写进学校近期、远期工作规划,引导全校教职工在新课程实验工作上达成共识。师资上一引导教师在专业上做好迎接新课程的准备;二鼓励教师外出学习,了解课改,做到胸中有丘壑;三充分利用政策,引进优秀人才,充实队伍。科研上积极申报课题,做到观念更新,科研先行。硬件上加大对实验室、图书馆、计算机房,以及体育、艺术、技术等教学设施和设备的投入,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推动高中教育的现代化。

实施之时,应该制定切合学校实际的可操作的比较详细的实施方案。比如成立新课程实验工作领导小组、课程指导委员会、校内新课程实验工作专家指导小组、学分认定委员会等机构,制定《学分认定办法》《选修课开设指导意见》《校本课程开发意见》等制度。

笔者所在学校,在稳步实施新课程实验过程中,凸显了五大变化:学校管理更加开放,评价体系更加科学,课堂教学更加优化,学生个性更加张扬,学校成果更加丰硕。在管理上科学引领学生主体的个性发展,引领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引领学校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工作中创新实施了精细化管理、走动式管理、人文性管理三大管理措施,积极推行了“以教研活动的扎实开展,推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以抓教学环节管理,提高课堂四十五分钟效率;以强化学校管理来优化学校发展环境”的三大策略,大力发扬“沉下去,多走动;贴上去,多实干;钻进去,多思考”的三大传统,营建和谐教育教学的氛围。三年来,逐步形成了“三三”德育模式和“三三”教学模式。“三三”德育模式是,工作中坚持“主力军、主阵地、主渠道(班主任是德育的主力军,班会是德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德育的主渠道)相结合,坚持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坚持宏观、中观、微观(德育工作有宏观思考,中观上抓德育文化建设,微观上狠抓落实)相结合。“三三”教学模式是,课堂教学目标要有三个面向——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自主学习,面向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课堂教学时间要做到三控制——新课时间不超过20分钟,学生自主探究不少于10分钟,教学反馈时间不少于15分钟;亲近学生要坚持三原则——必须课前2分钟到教室候课,必须课中参与学生自主学习,必须做到下课不拖堂。

三、创新举措是新课程实验工作取得成效的决定力量

    新课程实验工作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再加上每个学校的校情不同,决定了每个学校的新课程实验工作必须要有创新的举措。

    品牌是学校核心竞争力。随着中国教育供给方式的日趋多元和家长对学校选择性的增加,教育品牌的竞争力已不容忽视。市场条件下,品牌已经成为学校赢得家长和求得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必须树立品牌意识并认真审视其品牌管理策略。打造学校名牌,要在“创新”上求发展,在“特色”上做文章。笔者所在学校在品牌的打造上,一扩大了谷雨诗会的影响。十二届谷雨诗会,诗作学生创作,学生朗诵,学生主持,文联主席届届点评,特别是2008年第九届,和文联合办“九江市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诗歌朗诵会”。二体艺特色更加鲜明。艺术上,小天鹅艺术团表演的节目在九江市城区庆六一文艺汇演中已连续九年夺得一等奖,2010年获得教育部颁发的“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单位称号。体育上,学生足球队连年获得省足球联赛冠军,多次代表江西省参加全国中学生联赛;女子排球队20096月应邀访问波兰;2008年新华社奥运特刊将我校作为体育特色校予以报道。近年来,考上体艺高等院校的学生近500人。三琥珀讲坛颇有声誉。近年来,著名学者余秋雨、易中天、纪连海等人先后来到学校琥珀讲坛讲学。

现代教育技术是推动教育改革和学校发展的强大动力,打造数字化校园,加快教学手段创新,是促进学校科学快速发展的催化剂。笔者所在学校在全市率先成立现代信息中心和网控中心,在全市率先完成校园无线宽带网的覆盖,在全市率先将多媒体配置到高、初中教室,采取补贴的方式为全校教师配备手提电脑,图书馆全部实行电脑管理,开通电子政务系统、家校通系统,通过三年的努力,数字化校园基本成型,为学校打造高效课堂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办学就是做文化。对于一所学校来讲,文化积淀是非常重要的,文化立校是未来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笔者所在学校和谐文化、学习文化、健康文化等方面较有成效。和谐文化致力于班子和谐、师生和谐、物态和谐、家校和谐,2010年教育部授予“全国和谐校园”称号。学习文化,大兴学习之风,使得学校有书香气,教师有书卷气,学生有书生气,让教师意识到学习是最大的福利。健康文化,在打造优质师资过程中,我们提出了“三个第一”的理念,即“健康第一,工作第一,家庭第一”。想方设法为教师身心健康提供良好的平台,成立瑜珈、羽毛球、乒乓球、篮球、足球、太极拳、登山七个健身协会;成立读书小组,建设教工健身房、休闲广场,开通教工心理咨询室等。于是有了文化的沉淀,2010年,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丛书《和谐之声》(德育论文集)、《他山之石》(德育经验摘录集)、《教海之韵》(教学论文集)、《追梦之歌》(学生作品集)由省高校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标志着九江市三中校园文化建设由感性走向了理性,从经验走向了科学。

四、持久操作是新课程实验工作取得成效的根本保证

   实施新课程三年来,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实施过程中,我们也碰到了一些问题,如师资水平提高的问题,教学设施配备到位资金的问题,走班制的管理问题,以及课改与高考的衔接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我们持久的操作,找出一条科学的课改之路来。

  特别是课改与高考的衔接问题,从课改设想本身来看,改革政策是很理想的,比如,学生分学段学习,逐个模块拿学分,拿足学分就毕业,负担轻压力小,学生完全根据自己意愿选学模块,个性特长得到发展。但在目前高考仍是普通高中主要出口的现实下,学校、学生、家长如何面对高考?如果学生自己选择学习的内容与高考内容不一致怎么办?如果学校教的与高考考的不一致怎么办?广大教育工作者一方面想转变教育观念和思想,但另一方面又不能不关注高考。

  “课改要想成功,关键看高考制度”,实行了20多年的高考制度已经造就出极为固定的、功利化的教学模式,考什么,就教什么、学什么、练什么。如果高考一卷定终身的方式不改、学校对老师教学的评价尺度不改、选修课的最终评价方式与课改理念不配套或不科学,高中课改就有可能变味。课改后学校权力放大,特别是一部分选修课是由学校根据自己的校本课程开设的,这些选修课的模块怎样设计,怎样考核都由学校自己制定。如果高考制度不改,一些学校为了追求高升学率,很有可能取消选修课程,或者随便给学生一些学分,将选修课时间腾出来,进行主课的复习,还是“穿新鞋,走老路”,仍走上应试教育的老路。

高中新课改作为一种国家意志以不可阻挡的迅猛之势在全国全面展开。不管你是欣喜还是忧虑,是激动还是困惑,也不管高中新课改面临怎样的困难,高中教师都无法回避,无法退缩,没有选择,面对新课改,我们定会继续奋勇前行。这项复杂而意义深远的工程,取得成功的难度和取得成功的价值成正比。课改倘若能最终取得实效,则实为子孙后代之福和国家之幸。

 

 

 

 

 

 

 

 

 

 

 

分享到: 更多
网站首页 | 认识三中 | 校园快讯 | 处室动态 | 教育教研 | 德育经纬 | 招考快讯 | 三中党建 | 下载中心 | 校庆专题 | 创文创卫 | 用户登录

版权所有:江西省九江市第三中学 赣ICP备06001545号

地址:九江市十里大道2号 邮编:332000  

电话:0792-8135494

 


赣公网安备 36040302000145号